<cite id="xueet"></cite>

    1. 
      
    2. <u id="xueet"></u>
    3. 首頁/ 新聞中心 / 鎮街部門 / 正文

      馬鎮鎮:一座沿黃小鎮的美麗蛻變

      來源:神木新聞 發布時間:2023-09-22 17:57

      近年來,馬鎮鎮依托神木市沿黃經濟帶的區位優勢,以建設“生態農業大鎮、沿黃旅游名鎮、紅色文化小鎮、鄉風文明新鎮”為目標,按照“一產向后延、二產兩頭聯、三產走高端”的定位,摸索出一條黃河風情、紅色資源與現代農業深度交融的發展新路徑。系列報道《記者在基層 行走看變化》,今天帶您走進馬鎮鎮。

      馬鎮鎮是一個純農業鄉鎮,近年來,以三變改革為引擎,助推村集體經濟發展,通過資源整合、力量聚合、村企聯合、產業融合,大力推進“鎮村共建、村組管理、個戶種養殖”模式,推廣劉楊家溝村標準化養牛場集體養殖和盤塘、棗園、葛富等沿黃村組溫室大棚種植經驗,盤活資源資產、用活政策資金、激活要素活力,以村集體經濟帶動產業提質增效。

      “我們以綠色發展為主題,培育優勢特色產業。實施紅棗品種改良、玉米增密提產,發展以滴灌為主的高效旱作節水農業。在紅棗、小雜糧等農副產品深加工上下功夫,發揮‘一江黃河水,廣袤黃土地’的水土資源優勢,讓馬鎮成為綠色健康的代名詞。同時,馬鎮的紅色文化資源豐富、革命歷史文化底蘊深厚,我們將加強對這些革命遺址遺跡的保護、恢復和開發工作,利用好已建成的陳列館和烈士陵園,努力將其打造成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、紅色文化傳承基地、黨性錘煉基地,以紅色故事再現革命歷史恢弘畫卷?!瘪R鎮鎮黨委副書記劉引娣說。

      在2022年的市政綜合提升項目中,馬鎮鎮實施了鎮區主街改造亮化及維修工程,對鎮區內居民的房屋外立面進行了維修改造,實施了馬鎮體育館建設及農貿市場、河道水系工程和露天電纜入地等項目,使整個鎮區的人居環境發生了質的變化。

      美麗神木我要說

      馬鎮鎮村村民 楊愛軍

      我長期居住在村里,現在經營一家煙酒門市,關于馬鎮的變化,我感受特別大,通過政府的規劃和建設,街道從以前的老破舊,現在變得干凈整潔。我們街邊賣貨的也都搬進了大的商鋪里,掛起了自己的牌子。特別是近幾年,政府打造旅游小鎮,以前都是村里居住的人,現在來了好多度假旅游的人,鎮子熱鬧了起來,我們的生意也變好了,日子過得越來越有盼頭。

      馬鎮鎮劉楊家溝村黨支部書記 馬啟義

      我們村按照“鎮村共建+村組管理+個戶養殖”的模式經營牛場。從2020年開始,截至目前,共建設標準化牛棚14座,養殖400多頭牛,每年可為村集體繳納租金16.8萬元,租金由集體統一分配管理,租金50%用于村民分紅,牛場為村集體帶來了穩定收益。

      馬鎮鎮葛富村村民 白秀英

      我今年83歲了,是一名老黨員,我住這個養老院已經七年了,住得很舒適。養老院變化也很大,給我們樓上樓下都裝修的挺好,我們這些老人吃完飯還玩紙牌、聊聊天、挺高興。

      馬鎮鎮盤塘村包村干部 高勇

      近年來,馬鎮鎮黨委、政府先后在盤塘村投資1500余萬元,建設日光大棚99座,棉被大棚43座,四季大棚6座,主要種植玉米、西紅柿、西瓜、甜瓜等經濟作物。村民通過租種,實現了自己當老板,收入從以前的1萬多元增加到了現在的3萬多元。通過我們的努力,將盤塘村打造成了馬鎮鎮的“菜籃子”。

      馬鎮鎮黨委副書記 劉引娣

      2020年開始,我鎮就制定了以生態、宜居、文旅、基礎設施建設為一體的發展基調,并于2020年至2022年期間實施了黃河沿岸生態修復建設項目,建造“黃河棗林文化主題公園”,打造了長約1.5公里的黃河沿岸旅游觀光帶,為助力神木構建全域旅游大格局,打造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增添了一道獨特的黃河風景線。2023 年我鎮共投資 1352.28萬元修建互助幸福院10個,其中新建4個,改擴建6個,目前建設基本接近尾聲。幸福院啟動后,我鎮65周歲以上老年人,將真正實現老有所養、老有所依。

      下一步,馬鎮鎮將繼續打造精品項目,積極發展旅游服務業,發掘黃河文化、紅色文化、民宿文化。持續鞏固黃河沿岸生態修復項目成果,綜合提升整治馬鎮鎮區內破舊拆除、老街巷道硬化、外立面改造、電力設施改造等。努力把馬鎮鎮建設成“生態農業大鎮、沿黃旅游名鎮、紅色文化小鎮、鄉風文明新鎮”。(劉毛毛 張磊)

      欧美日产国产精品|中文字幕被公侵犯的漂亮人妻|亚洲欧洲日产国产综合网|亚洲人成偷拍自怕